【广州日报】腹痛多日竟是胰腺恶性肿瘤作祟,专家团队抽丝剥茧顺利“拆弹”
近日,上腹痛多日的黄叔(化名)来到家附近的医院检查,令他和家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疼痛的根源竟然在于胰头处长了个直径约4厘米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较大、生长位置刁钻,黄叔还合并有尿毒症,手术难度极大。
黄叔一家慕名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教授,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顺利切除肿瘤,目前正在平稳康复中。殷晓煜指出,对于胰腺恶性肿瘤,首选根治性的手术切除方式,通过机器人辅助,能有更精准的操作和更清晰的视野,能让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三步走”除瘤
黄叔今年62岁,他胰头处的肿瘤生长的位置刁钻,肿瘤堵塞了胰管,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引起剧烈腹痛。更令人头疼的是,黄叔有多年的多囊肾病史,已经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血肌酐高达800多微摩尔/升,这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由于病情较为复杂、难治,黄叔一家辗转来到殷晓煜门诊就诊。经过多学科会诊(MDT),患者的胰头恶性肿瘤有手术切除指征,但怎么切除却是一个难题。“胰头肿瘤大,并且与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紧密相邻,患者还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多囊肾,手术难度、风险都很大。”殷晓煜说。
为了减少患者创伤、加速术后康复,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殷晓煜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这一先进的微创技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开启三步走的治疗方案。
第一步,在术前,医护团队先给予黄叔规律血透、禁食、抑酸、抑酶、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过充分的准备,为手术提供支持。第二步,殷晓煜团队如期为患者施行了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患者存在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术中他出现了组织炎症水肿、粘连严重,手术非常困难。此外,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术中还出现了严重高钾血症,威胁生命。”幸运的是,在殷晓煜团队、麻醉科、手术室护士的默契配合下,团队最终顺利完成,术中出血极少。第三步,手术后的黄叔被转到重症医学科进一步监护治疗,并马上实施床边血液透析治疗,在医护团队的精细管理下,患者逐渐度过手术危险期,顺利转回胆胰外科病房,目前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专家团队在手术中

专家团队在手术中
“术后病理证实,患者患有的是未分化胰腺恶性肿瘤,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在我们中心,目前接诊的病例数不足两位数。”殷晓煜说,后续患者还需要接受辅助治疗,所幸手术非常成功,能为之后的治疗打下好的基础。
“我现在情况好转了很多,胃口也很好!感谢殷晓煜教授团队的救治!”术后,黄叔一家激动地说。
机器人辅助手术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解”
“针对有手术机会的胰腺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首选根治性的手术切除,然后辅助进行化疗等,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殷晓煜说,在手术治疗中,机器人辅助手术为医生和患者都提供了治疗的更优解。

殷晓煜在操作使用手术机器人
2015年,中山一院引进了第一台手术机器人,同年,殷晓煜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机器人辅助肝胆胰手术治疗。目前,殷晓煜团队已完成了1000余例机器人手术,是华南地区肝胆胰领域开展机器人手术量最多的外科团队。“机器人辅助手术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因为它有着很好的优势。”比如手术机器人能有裸眼3D效果;可以将手术部位放大高达十倍,有更清晰的手术视野;机械臂可以自由旋转,操作灵活。“通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有关研究的发表,可以看到,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能显著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加速患者的康复。”
据悉,殷晓煜团队已举行近20场手术机器人直播培训,旨在让更多医生掌握更先进的手术技术。2023年,由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共建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在该院南沙院区揭牌,致力于为国内外医疗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机器人手术培训,为患者提供获益更大的治疗方案。殷晓煜还指出,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推广国产手术机器人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
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章智琦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10/31/SF12846413f8f0c6a8c0f9499aac9ad6.html?channel=weixin
报道日期:2024-10-31